2025.02.11
分享到
当我在英国梅纽因上课、排练、演出……

2025赴英访学的每位同学,都领到了在英国梅纽因的专属课表。根据专业特色,每名同学的课表不尽相同。三天的时间内,除了必要的彩排和演出,他们还跟随英校教授上一对一专业课,体验羽毛球、乒乓球、慢跑等体育运动,与英校的同学一起参与重奏排练,进入不同的教室观摩旁听,感受英国梅纽因的室内乐课程、音乐综合学科课程等。英国梅纽因学校帮助他们快速融入英式课堂,并通过深度教学展现两校在全人教育理念上的高度契合。

感受英式专业课实景

大提琴专业的同学们跟随Matthijs Broersma教授上了专业课,大提琴专业丁玎同学表示,他的授课内容很详尽,所传授的让曲目更悦耳的方法也很巧妙,我们也非常适应,当然这得益于我们两校课程体系的相通性。

钢琴教授Ron Abramski为钢琴专业学生们一一授课,钢琴专业的方笙权同学表示,“在与Ron交流的过程中,我仿佛探索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这位以严谨著称的教授拒绝“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个乐句要这样处理?”“如何用大拇指赋予旋律流动性?”在反复推敲中,方笙权发现了一首“曾让他犹豫”的曲子竟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体验多元的音乐课程

在青岛梅纽因学生的课表上,专业课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David Dolan的即兴课让小提琴专业的郑涵之同学印象深刻,这门课程以“纠错”为核心,传授如若上台演奏出现错误时该如何补救,特别是在重奏中如何配和声,教会孩子们在舞台表演时,如何将“错误”改为艺术。

Elliott Perks的室内乐课程注重因材施教,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融入同一段旋律,不仅教孩子们如何演奏自己的乐器,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倾听同伴的声音,培养团队协作和音乐感知力,使整个室内乐团呈现出既多元又统一的和谐之美。

Freddie Meyers的音乐历史课程,从著名的交响乐作品——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入手进行全英文分析,他以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引领同学们带入作品本身,更深地理解了这部交响乐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钢琴即兴课上,孩子们就算没有任何即兴演奏的经历,也可以在他“具体”鼓励下获得充分的自信,自由地去探索与尝试。教授将即兴演奏和钢琴作品巧妙联系结合,让孩子们不仅锻炼和声技能,练习了即兴演奏,还从中悟出更多的灵感。

英国梅纽因学校还特别安排了一节教大家如何在表演后放松身体的课程,通过别开生面的示范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释放舞台压力,让他们明白身体也是乐器的一部分。

青岛梅纽因的老师们也走进了课堂听课,观摩课程亮点,但并没有干预课程本身。青岛梅纽因同学们需要全程自主完成全英文课程,遇到理解不足的地方青岛梅纽因老师们则会在课后帮他们进行复盘。中英两校教师们的配合,也让最后的闭幕音乐会完美呈现,他们既获得了英校老师指点,也有青岛梅纽因老师们保驾护航。

和英国梅纽因学生一起排练

课堂之外,中英两校学生一起排练也成为弦乐、管乐同学们所体验的必修课,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排练过程中,共同提升演奏技巧,还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提琴专业丁玎同学和英国梅纽因的学生一起拉琴,被温暖的氛围所感染,“大家相互之间包容友好,所以即使偶尔出错也不会感到害怕,我们都会相互鼓励一起把曲目呈现得更好”。

温暖的大家庭

当在英国梅纽因演出,孩子们感受到了极大的热情,台下的同学们不止于鼓掌,还送上充满热情的欢呼,这种氛围感染了所有人,也无形中加深了两校更加紧密的联系。

钢琴专业的方笙权同学形容此次访学需要铭记终身,“与我们青岛梅纽因一样,英国梅纽因既有让人肃然起敬的专业氛围,也是一个充满温馨与热情的大家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音乐世界,年轻的艺术家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梦想,互相交流、碰撞。青岛梅纽因的音乐教学与英校一脉相承,我相信通过一代代梅纽因人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小提琴教授Boris Kucharsky曾来到青岛梅纽因开展教学教研与授课,此番再次为我校学生授课,他由衷地感叹孩子们进步飞速,并再次给予精心的指导,鼓励所有的同学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天在英国梅纽因学校的访学短暂却深刻。当青岛学子带着英式课堂的启发、跨文化合作的感悟踏上归程,两校的友谊已在琴声与掌声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