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分享到
当青岛夏夜邂逅多瑙河之声:奥地利布尔根兰州青年管乐团与青岛梅纽因交流之夜

7月1日,一个充满音乐与星光的青岛夏夜,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的校园里流淌着来自多瑙河畔的动人旋律。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管乐协会主席Marton llyes携30多位才华横溢的青少年演奏家到访我校,共同谱写了一段难忘的音乐交流篇章。这不仅是一次高规格的艺术访问,更是一场关于音乐教育、文化交融与青春梦想的深度对话。

Part 1 初遇梅纽因:赞叹与期许

步入我校标志性的“星空之城”中庭,奥地利音乐家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他们细致观摩了声学设计的琴房、专业的梅纽因厅,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丰富舞台实践机会、顶尖的硬件设施以及浸润式的艺术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我真的很喜欢学校的音乐教学楼,有这么多琴房,大家都有机会在顶级声学条件下进行演奏,我们还在那里看到高品质的三角钢琴,音乐教室还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这所学校的规模是我们在奥地利从未体验过的!”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管乐协会主席Marton llyes感慨道。

随后的圆桌论坛上,双方教育者就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等议题进行了富有启发的交流,并就未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Part 2 舞台竞放:多元旋律的交响

青岛梅纽因学生带来小提琴、大提琴与长笛三重奏优雅启幕,旋律轻快活泼,清新悦耳,为这个美妙的夜晚注入了第一缕灵动的气息,瞬间俘获了全场观众的耳朵,完美奠定了整场音乐会欢愉而高雅的基调。

紧接着,在孙可老师的指挥下,我校铜管专业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准的合奏,带来了经典作品《诗人与农夫》。嘹亮而富有层次的铜管之声,为音乐会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力量,进一步点燃了现场的氛围,展现了梅纽因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

·未来在梅纽因

青岛富源路小学雅润交响乐团的孩子们也受邀参演,献上了充满童真与活力的《剑舞》。孩子们专注的演出赢得了全场温暖的掌声。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观摩了我校学生的精彩表演和体验了校园的艺术氛围后,这些小小演奏家们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热切期盼着未来能成为青岛梅纽因大家庭的一员,在这里开启更专业的音乐学习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还有一个特别的“音乐伙伴”——我校钢琴专业学生陈奕钧。 他与奥地利布尔根兰州青年管乐团的缘分始于小学时代,彼时便与乐团建立了音乐情谊。为了得到更专业的音乐淬炼,他选择来到青岛梅纽因学校这片沃土。 在这里,他获得了系统、专业的培养和国际化的资源支持,音乐素养飞速成长。此次重逢,已成长为青年演奏者的他,以老朋友的身份,欣然在乐团部分曲目中担任打击乐演奏,展现了他多面的音乐才能。这场跨越成长的合作,不仅是一次温馨的重聚,更是青岛梅纽因学校全力托举学生艺术潜能,助力其实现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奥地利之声的多元魅力

随后,布尔根兰州青年管乐团展现了其作为“奥地利青年管乐名片”的实力与风采。他们的曲目编排极具匠心:

◆从描绘奥地利旋律风格的宏伟《帝国序曲》,到充满奇幻色彩的现代交响诗《最后独角兽的呼唤》

◆从展现奥地利轻音乐细腻抒情的《我的梦想》,到节奏热烈、充满巴尔干风情的《巴尔干之舞》

◆从纯净神圣的和声作品《光与会》,到致敬流行天王的动感组曲《致敬迈克尔·杰克逊》

◆再到旋律优美的新民谣《一生一世》和兼具传统与活力的《怀旧波尔卡》

这份跨越古典、现代、民族与流行的多元曲目组合,不仅展示了乐团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音乐素养,更体现了音乐无界的包容性,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Part 3 音乐架起友谊之桥

音乐会的氛围在老约翰·施特劳斯不朽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中达到顶点。我校铜管专业的学生们再次登台,与奥地利乐手们并肩合作,共同奏响这欢乐的乐章。乐队指挥热情地邀请坐席观众加入、巧妙引导观众跟随节奏拍手,全场互动热烈,耳熟能详的旋律让全场瞬间融为一体。台上两国年轻音乐家、台下观众的默契配合,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就在大家以为演出即将完美落幕时,一个温馨的惊喜悄然降临。一段优美而熟悉的中国旋律——《茉莉花》温柔地流淌出来。奥地利乐团与我校铜管学生共同演绎这首东方旋律,那一刻,音乐厅里弥漫着超越国界的温暖与感动,音乐真正超越了语言和文化,成为连接心灵最动人的桥梁。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报以最热烈的欢呼。

Part 4 余韵悠长:一个美妙夜晚的共同记忆

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以音乐之名,我们见证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艺术家相互学习、真诚合作,共同创造的心灵震颤瞬间。当最后一个音符归于宁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这场音乐盛宴最真诚的礼赞。

奥地利青年管乐团带来的不仅是顶级的演奏,更传递了奥地利音乐教育的精髓和对文化交流的热忱;而青岛梅纽因学校,则以开放的平台和学子的优秀表现,展现了东方音乐教育的蓬勃生机,并不断扩大全世界范围的“朋友圈”,让最优秀的国际艺术资源滋养本土学子,也让中国年轻音乐家的才华,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