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分享到
赋能未来之声|青岛梅纽因声乐专业课程与师资全揭秘

自青岛梅纽因学校声乐专业正式官宣以来,我们收到了热切关注,“课程到底如何设置?”“师资力量强不强?”“孩子能获得怎样的成长?”等等。而对于一所志在培育未来音乐家的学校而言,每一个学科的建立都关乎着教育的完整性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核心维度,呈现青岛梅纽因声乐专业的培养体系。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声乐专业教什么?怎么教?如何系统构建声乐学生的专业能力?”

我们以全人教育为根基,构建起一套融合技术训练、理论支撑、舞台实践与跨学科协作的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专业主修课

核心定位:因材施教,一人一案

关键内容:

- 频率:每周2节1对1课程,配套《个别化教学方案(ILP)》;

- 协作:钢琴艺术指导参与主修课教学;

- 进阶:初(发声方法)→中(高难度曲目)→高(半场 / 专场音乐会能力)。

2、专业基础课

核心定位:语言+理论,双轨并进

关键内容:

- 歌唱语韵课:以意大利语音体系为核心,规范声乐语言发音与习惯;

- 音乐核心素养课:系统学习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分析。

3、特色课程

核心定位:跨界融合,全面成长

关键内容:

- 室内乐合作:与弦乐 / 钢琴专业合作,覆盖巴洛克至现代作品;

- 第二乐器:钢琴必修,每周0.5课时;

- 重唱与合唱:磨练音准、声部感、团队默契;

- 舞台表演:学习礼仪、表情管理、肢体语言。

4、音乐实践

核心定位:真实舞台,见证蜕变

关键内容:

- 实践场景:午间音乐会、学科音乐会、主题音乐会、学生个人音乐会、公益音乐会、音乐会巡演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综合性音乐实践平台;

- 专家资源:常态化大师课、专家课,与一线歌唱家/艺术指导面对面交流。


二、顶尖的国际化师资

“怎样的导师阵容引领专业教学?”

青岛梅纽因学校声乐专业由国际知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凯蔚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汇聚了一支融汇中西、既深耕讲台又闪耀舞台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以下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戴玉强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帕瓦罗蒂唯一亚洲弟子,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男声合唱团团长,曾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校教授。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主演《图兰朵》《托斯卡》等数十部歌剧,首登英国皇家歌剧院的中国男高音。创办“戴你唱歌”平台,主导河南声乐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推动歌剧普及与人才培育。

Dean Southern(美国)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音乐艺术博士,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学术事务副校长、院长及声乐系教授。曾任美国声乐教师协会(NATS)导师及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多次在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举办大师班,兼具钢琴家、歌唱家与舞台导演背景。

黑海涛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男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意大利国立阿・斯泰法尼音乐学院。1991-1992连获意大利多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旅意时活跃于欧亚歌剧舞台。1999年应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之邀回校任教,已举办75期学生音乐会。

黄英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教授,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以演绎莫扎特和罗西尼歌剧见长,在多部歌剧中任主角,登上多国知名音乐厅与歌剧院舞台。演出获国际关注与好评,参与多部歌剧电影拍摄。

Laura Cosso(意大利)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意大利音乐学家、歌剧导演,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歌剧艺术教授,著有多部作品,尤其在法国歌剧方面成果颇丰。作为导演,曾执导莫扎特、多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作品,还与斯卡拉歌剧院等众多知名音乐机构长期合作,擅长从戏剧与舞台角度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李鳌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教授,旅美青年低男中音歌唱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国际顶级艺术家培训计划成员,曾任多国顶级歌剧院签约演员,主演《费加罗的婚礼》等数十部歌剧。获多明戈国际声乐大赛男生组第一名等大奖,《纽约时报》评其为“当今歌剧舞台不可多得的歌唱家”。

鲁蕾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合作教师,上海青年歌剧团成员,上海音乐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男中音歌唱家王凯蔚教授。欧洲游学期间受教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Fransisco Araiza、艺术指导Reinhard Linden等艺术家。曾获黄龙音乐季声乐比赛美声专业组铜奖、全国高等院校歌剧比赛歌剧咏叹调研究生组一等奖等。

Reinhard Linden(德国)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德国基尔歌剧院艺术总监,曾跟随指挥大师阿巴多和费拉拉学习,曾任职于斯卡拉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等国际顶尖院团,擅长声乐指导与剧目排演。2016 年起长期与上音合作,主导《女人心》《卡门》等歌剧制作,培养中国青年歌唱家胡斯豪等人才,积极推动歌剧教育国际化。

魏凡俭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客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为德国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学院访问学者。培养众多国际获奖者,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推动学院音乐学专业跻身全国前五,牵头申报音乐类博士点。

张楠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教师,青年男高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音乐系声乐教师、中国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山东省首届高校师生基本功大赛教师声乐组二等奖。多次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所指导学生多次在省市声乐比赛中获奖。

张婉哲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声乐副教授、音乐综合学科教研室主任,女高音歌唱家,国际科研艺术科学院院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获南斯拉夫“人民艺术家”称号。组建“凤鸣丝绸二重奏”并推动中西交流,专辑被哈佛大学收藏,是贝尔格莱德国家歌剧院首位华人女主角。

三、多元化的未来发展

“这里将培养怎样的声乐人才?声乐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01专业能力维度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演唱技巧;

-具备多语言演唱能力,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声乐作品;

-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与稳定的心理素质。

02升学发展路径

-申请全球顶尖音乐学院及大学声乐专业;

-进入综合类大学跨学科深造;

-实现专业性学习与多样化发展。

03全人教育成果

-培养艺术修养与文化理解力;

-锻造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能力;

-建立终身学习与艺术追求的内在动力。


我们已经准备好,等你唱响!

声乐专业的设立,不仅构建了一个融合技艺、学术与舞台的成长生态系统,也是对每一位心怀声乐梦想的年轻人的郑重邀请。我们期待在这里,与每一位追求声乐艺术的学生共同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