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一座城市、对一所学校的了解往往从建筑开始,而一座地标性建筑的诞生并非我们脑海中想象的那般简单,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设计与构建,对一所容纳6-18岁全学龄青少年成长与培养的校园来讲,所有的细节和要求则更为严苛。青岛梅纽因学校的建造正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而建,一切为了孩子表达艺术”理念的诠释与呈现。不仅从选址、设计、功能、安全环保、声学等方面做了远高于通用规范的标准,还从人文关爱、绿色可持续、艺术气息融合、激励自主学习、甚至教育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量与楔入,最终赋予了青岛梅纽因学校这一片山海建筑独有的特性与灵魂。
学校实景鸟瞰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本期,我们特意邀请到了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及艺术中心项目建筑设计团队首席主创——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曾群,以及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总建筑师赵峰,一起为我们揭开青岛梅纽因的建筑设计密码。请随小编通过视频一起了解。
#01 自然与艺术的灵感结合
—————————————————————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百年名校,从校园建筑开始便追求极致,学校整体建筑充满音乐的韵律、节奏和灵动,并结合音乐演奏的严谨结构与艺术形式,为学生打造出一座“山海礁响”的艺术之船。
学校的建筑是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的产物。整体建筑设计以“浪拍礁石,音韵律动”为理念。校园建筑契合自然与灵感相结合的思想,在繁华市区里闹中取静,既将优美海景收于眼底,同时还兼顾自然互动,校园周边绿荫繁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多享一份宁静与惬意,也更能够激发艺术灵感,帮助学生融入音乐艺术创作与表达的理想境界。
学校俯拍图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02 音乐名校的功能创新
—————————————————————
作为培育未来音乐家的摇篮,青岛梅纽因学校在校园建筑上不仅采用了国际领先的专业设计手法,更完成了大量兼具本土化和实用性的创新。为了顺应当下“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设计师在校园建筑内部除了设立专业教室与琴房外,还创新性地打造了许多非正式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灵感迸发的空间和共同进步的场所。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校园建筑在整体装饰上选择了返璞归真和大量留白的方式,让校园建筑整体传达出一种既自然朴实又创意有趣的感觉。这种处理方式看似简约却极不简单,更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探索和创造,契合了艺术表现上纯粹和毓秀兼具的气质。
学校实景图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03 “一切为了孩子”的细节体现
—————————————————————
除了传统与创新并重,校园建筑还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与服务学生的理念。「风雨连廊」即是整个校园的一大特色,校园的所有建筑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相互连通,保证学生的活动路线均能在有遮挡的建筑区域内进行,确保无论在何种天气下,每个孩子和他所心爱的乐器都能得到最安心的保护。
风雨连廊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此外还有中庭自然通风采光让校园与自然和谐互动,「菱形设计」的走廊极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跑闹而产生的冲撞危险。宿舍内大量的圆角处理,还有消防栓的玻璃橱窗更换为金属和石膏板等细节无一不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考虑的理念实施。
教学楼区域设计图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专业性与功能性也在学校的声学设计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学校邀请到了全球顶级声学大师丰田泰久亲自主持声学设计,不论是琴房、排练厅、音乐教室还是艺术中心,均能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训练与展示场所。
音乐教学空间实景图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正如学校外方校长Mark Stringer在校园交付仪式上所说:“当一所房子、一座建筑被建造起来,是居于其中的人把它变成了一个家;从此刻起,学校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肩负起这个荣耀的责任,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这座充满灵感和艺术氛围的建筑中,拥抱、探索和开发它,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将这所学校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音乐殿堂。”
教学楼实景图
©The Yehudi Menuhin School Qingdao
相信所有的梅纽因学子,都将在这些自然与艺术结合,传统与创新并重,充满人文关怀与贴心呵护的校园中,与音乐同行、与梦想同行,共同收获学识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