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课程,音乐专业的学习相当复杂,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对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坚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在专业课程上传承梅纽因大师的育人理念和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的“音乐家”培养体系——音乐素养课程,并将课程完美贯穿在了全年龄段的教学当中。
那音乐素养课程体系到底有什么,怎么上,有哪些特色,又能给爱乐少年带来怎样的帮助,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深入了解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的音乐素养课程体系。
阶段化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他们的生理、心理、感知力和学习能力都处在不同的阶段,其培养目标和方向自然也不尽相同,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为其匹配个性化的培养课程,通过合理统筹安排理论知识和演奏课程,让理论和技巧融会贯通。
音乐素养课程体系以此为导向,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启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意识,我们的课程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热爱中实现知识的吸收。所以该阶段以核心音乐素养课程为基础,搭配其他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感、节奏感、乐理知识及乐器认知。一至四年级的课程内容相对基础,五年级起则将会逐渐加入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知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塑型和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广阔的音乐国际视野和全面的乐理知识为目的,不仅会完整讲授和弦、音程,不同的和弦如何构成等知识,让学生学会从乐谱中获得知识、启发思考,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耳朵去听音,如何把自己当成一种乐器去演唱,使学生能够用整个身体去感受音乐,这些感官认知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入地了解音乐;并在理论知识上使学生在高中之前就能预先储备本科阶段音乐素养课程的核心知识内容,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方向上的认知。
高中阶段是专业定性和冲刺阶段,因而增设了职业发展课程,其中包含表演心理学、练琴安排、舞台艺术、辅助疗法、职业规划和升学规划等内容。这一阶段,除了再度巩固已有的音乐知识、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技巧之外,还会针对性、个性化地提供关于职业发展内容的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向目标院校发起冲刺,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方向。
体系化成长
为了培养未来的音乐家,青岛梅纽因学校的音乐素养课程在设计逻辑上充分彰显了对梅纽因精神的坚守和对英国梅纽因学校的承袭。课程体系中的乐理和视唱完全按照英国梅纽因学校的模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教授视唱练耳、视奏、作曲、和声、音乐赏析及音乐史等一系列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积累音乐英语术语,辅助乐理和视唱等课程的学习,为未来走向国际舞台进一步深造奠定语言和学术的双重基础。
另外,课程体系中还开设了包含听力训练、键盘和声和听觉分析内容;和声与理论分析还有包括音乐史的背景研究以及即兴创作,让学生从音乐家的角度出发,培养能力,丰富理论,习得并精进技巧。
如外方校长Mark Stringer所说:“我们的整个音乐素养课程体系如同一个圆球般,所有相关的课程都被放置其中。相较于传统的音乐理论,我们更注重实践理论知识,并将教学与音乐表演相结合,所以孩子们将从最基本的音乐元素学起,再到分类对位法,最后是高阶的和声创作。我们希望年轻的音乐家们能够深入到音乐的本质和内核,而非浅尝辄止。”
通过这样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逐步掌握“人与乐器”和“人与曲目”的关系。在“人与乐器”的层面,让学生从乐理知识的各个层面深度了解乐器,帮助学生熟练使用乐器完成演奏;在“人与曲目”的层面,让学生构建音乐演奏的内在逻辑,明白不同的音乐如何演奏,为什么这样演奏以及曲目背后的人文、历史与演奏知识。掌握素养课程中涉及到的作品曲式、和声对位等一系列概念和知识不仅是作曲的基础,也能够帮助提升自身的演奏,这才是该系列课程开设的真正价值。
全面化发展
除了音乐理论课程,青岛梅纽因学校还独辟蹊径地为所有学生开放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校能够习得多种乐器,并在不同乐器的演奏中总结技巧,将更多的乐理知识融会贯通。
选修课会开放给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在校表现为其匹配最适合的专业。小学阶段的选修课设置倾向于即兴创作和音乐赏析,以音乐启蒙和激发兴趣为主要目的。中学阶段的选修课更倾向于作曲、编曲、指挥、专项研究和音乐制作等高阶音乐技巧与理论,以提高能力和辅助未来发展为主要目的。
外方校长Mark Stringer讲到:“无论他们想要探索什么,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设施和资源。”青岛梅纽因学校的所有课程都遵循“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准则,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专业、温暖与传承”的精神和“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迈向闪光的音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