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打击乐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作为中国打击乐教育的领军人物,张景丽教授以多重身份构建起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她不仅是箭丽打击乐团的缔造者,更以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节音乐总监的身份,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搭建起文化传播平台。身兼意大利PAS、韩国济州俄国圣彼得堡等国际赛事评委,以打击乐独奏家的身份,曾与五十多家职业乐团合作,表演足迹跨越四大洲三十余国。她以精湛技艺完成百余场跨文化对话,将锣、钟的千年回响与马林巴等西方乐器的现代韵律编织成独特的文化密码。这种艺术实践不仅拓展了打击乐的表现维度,更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打击乐学派。


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博士生导师,用三十载艺术实践搭建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桥梁,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与前瞻性视野,以打击乐为媒介书写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国际叙事,在世界舞台谱写中国打击乐的当代华章,将中国音乐美学注入世界艺术评价体系。


艺术创新是张景丽最鲜明的艺术品格。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她以十三套定音鼓重奏构建了"熄火"仪式的时空维度,在奥林匹克史册刻下打击乐的创新印记。2023年更以颠覆性艺术思维打造岩壁音乐会,以七十台大型马林巴为主奏乐器,带领260人组成全球最大打击乐团,巨型马林巴方阵,使自然声场与人工造境浑然一体,开创环境音乐新范式。这种将传统打击乐基因与当代艺术语汇融合的创造,重新定义了打击乐的艺术边界。


在学术维度,张景丽建立起贯通中西的教学体系。从中央音乐学院到欧洲艺术大学,双重学术背景使她培养出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根脉的新生代演奏家群体。截至目前,其学生已在几十项国际赛事中斩获百余项大奖,这些镌刻着"Made in China"艺术基因的年轻演奏家,构建起中国打击乐教育的新全球坐标系,昭示着中国打击乐学派从技术输出到美学输出的历史性跨越。